<  返回
资讯详情
存量时代:6.8亿平方米房产待售 二手房决定价格走向
栏目:二手房资讯 来源: 时间:8年前

过去30年,中国经济飞速发展,房地产功不可没。

   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,中国30多年积累开发了超过400亿平方米的房地产,其中250亿平方米是住宅。但自2012年以来,房地产待售面积每年都至少增加1亿平方米。

    狂奔了这么多年,房地产这架拉动经济的火车头,终于开始呼哧呼哧地减速了。

    正如任志强所指出的那样,以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而言,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和库存增速的上升,对宏观经济来说是“相当危险的”。

    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可等同视之,中国经济结构要调整,房地产投资下降是必然趋势,也是必经过程;但房地产库存的增速,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否则这些数以百万计的空房子,会把中国经济拖入万劫不复的泥潭。(文/郑升)

    楼市“去库存”: 6.86亿平方米房产待售

    本报记者 张晓玲 实习记者 周智宇

    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业能量惊人。

  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截至10月末,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.86亿平方米,除此还有超过70亿平方米的在建面积;第一太平戴维斯更预计,到2020年,中国还将新增300亿平方米各类物业。

    11月10日,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,首次提出了化解房地产库存的问题;次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,李克强强调,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带动住房、家电等消费。压力之下,去库存成高层共识。

    自1998年住房信贷化开始,经过17年的高速增长,中国房地产市场的“存量时代”,已猝不及防地到来。

    连续三年的库存上涨

    6.86亿平方米,创下房地产待售库存新高。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任志强认为,这种势头还将继续,“有可能会超过7亿平方米”。

    今年房地产市场库存整体呈上涨趋势,数据显示,除5月份库存下降了15万平方米外,其他月份均为上涨。

    实际上,2012年以来,房地产待售面积每隔12个月都以至少1亿平方米的幅度增加。截至2013年9月末,全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为44636万平方米;两年后,全国待售面积增加了23996万平方米,涨幅高达54%。

    房地产市场库存整体上在持续走高,但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却有明显的分化,一二线城市的库存压力明显小于三四线城市。

    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10月份,一、二、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(又称去化周期)分别为10.0、12.2和18.9个月,这意味着二三线城市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消化完这些库存。

    一线城市10月份市场总体活跃,已经连续10个月存销比低于12个月,10月份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6.4个月,这也是今年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所在。

    在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中,广西北海的存销比数值最高,截至10月份为31个月;山东省三线城市烟台存销比为26个月。另外,二线城市天津、西安的存销比也较高。

    对于这类城市而言,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,消化库存依旧是个难题。

    值得注意的是,一边是库存增加,一边是消化的速度下降。

  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-10月份,商品住宅销售面积94898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7.2%,增速比1-9月份回落0.3个百分点。

    单月来看,商品住宅销售增速放缓甚至回落,10月,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1990万平方米,环比9月份的13233万平方米下降1200多万平方米。

    对此,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李皎的解释是,非重点城市商品住宅销售增速回落,拉动全国销售整体下行;另外,大户型住宅(144平方米以上)销售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也是影响因素。

    同策咨询预计到明年,各地库存情况会进一步分化。当前库存去化周期在12个月左右的城市,比如重庆、武汉、福州等,库存去化周期将回落,去库存的压力将进一步减轻,短期市场基本面将回归合理。

    而其他供地量与库存量偏大、库存去化周期在12个月以上的城市,则仍然面临去库存的压力,比如西安、青岛、天津、沈阳、呼和浩特等二线城市,以及大部分三四线城市,则仍然要坚持“以价换量”去库存。

    投资下滑拖累GDP

    房地产销售整体平淡,去库存压力依旧较大,这让开发商投资意愿大降。

    财政部数据显示,1-10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3043亿元,同比减少10936亿元,下降32.2%,其中10月份同比下降3.1%,降幅进一步扩大。

    任志强预计,全国土地出让年收入最高的时候在四万亿以上,今年全年估计不到三万亿,降幅在25%到30%。除了北京、上海等几个核心城市,更多城市的土地卖不出去。

    “关键就在于三四线城市拖后腿。”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说,目前一二线城市总体表现不错,部分城市的高溢价率现象依然很突出,但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依然乏人问津。

  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,面对三四线城市的明显过剩风险,标杆房企已全面回归一二线城市。中原地产数据显示,2015年来,20大标杆房企合计在土地市场投入了3010亿,其中一线城市的占比历史首次突破了40%比例,高达44%。

    尽管如此,全国667个城市的土地成交整体依然低迷。1-10月份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8801亿元,同比2014年同期名义增长2.0%,增速比1-9月份回落0.6个百分点,创历史新低。

    这已经是全国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“20连跌”,受到房地产业下行影响,“三驾马车”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路创出新低,连累GDP增速也出现下滑。

   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毋庸置疑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GDP和经济增长,从宏观经济局势出发,房地产的高库存问题亟需破解。”

    去库存或是“持久战”

    事实上,自去年9.30新政开始,楼市去库存便已展开。今年的3.30、连续降准降息、放松房企融资等政策,无一不指向这一目标。

    但张大伟等业内人士指出,这些政策真正生效的只是在一线城市和极少数二线城市,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收效甚微。

    张大伟预计,为了去库存,宽松政策还将加码,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、信贷政策继续宽松、户籍制度改革、调整普通住宅界定标准、放缓房产税落地、降低房企融资难度等将会是未来的政策储备。

    任志强更建议,可以用个人所得税抵扣住房按揭贷款利息,以推动购房需求;此外,可能需要放开政策,不限制购买第三套住房。还有,放开二孩的政策后,也许有很多人愿意买房子。

   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杨红旭表示,短期内,去库存的政策可能包括:个人房贷进一步宽松,首付仍有降低的空间;财税政策加大支持力度,取消二手交易的营业税,暂缓房地产税立法,首套房贷利息可抵个人所得税;货币政策继续宽松,降准降息继续;棚改拆迁补贴,以货币为主,实物为辅。

    但是对于广大的二三四线城市而言,在人口流入减少甚至负流入的情况下,最好的应对之策也许是城市化:鼓励更多人口进入城市,落户生根,并且有能力去购房。

    这并不仅仅是改革户籍制度的问题。在严跃进看来,户籍制度和购房相结合的政策存在错位问题,当前楼市库存较大、投资下滑严重的广大的三四线城市,不存在太多的落户问题,户籍制度对推动住房消费的效果有限,相比之下,大中城市户籍吸引度较大,户籍制度对推动市场成交效果明显。

    杨红旭认为,住房制度改革大局已定,核心是住房供应双轨制:商品房和保障房,但还有值得深化之处。比如,金融方面,公积金制度必须改革,建立政策性住房银行,推进房贷资产证券化(MBS);针对外来务工人员,只要是常住人员,拥有居住证,就应根据其居住年限、社保等情况享受程度不等住房保障;完善城市更新(旧改、棚改、城中村改造)政策。

    一线城市“存量时代”:二手房决定价格走向

    本报记者 张晓玲 实习记者 吴抒颖

    当开发商在提起房地产库存的时候,他们一般认为,一线城市不必担忧。

    然而,今年以来,一线城市凸显的结构性矛盾点醒了他们:大量普通住宅豪宅化,刚需人群无力承担动辄9、10万甚至15万每平方米的价格,在投资投机需求已经基本退出市场的情况下,这部分房源面临过剩的风险。

    未来可能打开这一市场的销路的,是改善型需求和二手房市场的充分流动。

“面粉贵过面包”

    火爆的楼市,激进的开发商,成为了这一年一线城市楼市的缩影。

    截至11月25日,北京土地市场成交地块达到100宗,成交金额高达1920.77亿;与此并行的是,今年北京拍出了约20宗地王。而地王之上,将盖出数千套单价10万+豪宅。

  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推算,未来北京售价预期10万以上的项目多达50多个,北京商品房住宅将出现高端化的趋势。

    京城遍地地王,上海滩也不甘落后。11月25日,信达地产以72.99亿元的价格拿下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城地块。根据多家机构推算,该地块实际楼面价已超过6.1万/平方米,刷新了上海住宅楼面价的新纪录。而此前,上海已经连续出现了5个以上地王。这些地王的出现,也将加大未来上海的豪宅供应。

    在几乎已经没有土地供应的深圳,截至本月今年仅有一幅住宅用地出让。该幅土地为旧改项目鹿丹村,最终以8.88亿元的价格成交。根据深圳克尔瑞研究中心的推算,这幅土地的实际楼面价在4万元/平方米以上。获得该地块的中海地产表示,该楼盘入市的价格在10万/平方米以上。

    即使在市场相对理性的广州,11月25日番禺市桥一地块也拍出了超过1.6万/平方米的楼面价。而根据广州房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,番禺的一手房均价目前在1.5万元/平方米左右,楼面价已经高过房屋均价。

    进入年末,一线城市又将迎来土地供应的小高峰。根据官方数据显示,下个月北京将有7块土地待售,上海则将有13幅经营性土地入市。深圳预计也将有三幅住宅用地出让。

    业界普遍认为,这些土地出让的溢价率将不会低。这意味着,在一线城市,“面粉贵过面包”的现象正在愈演愈烈,明后年“豪宅”供应将大规模放量。

    供应与需求的错配

    一线城市“豪宅”供应量放大的背后,隐藏着需求不足的隐忧,豪宅市场出现了供应与需求的错配。

    在2011年开始实施限购政策以来,住宅投资投机基本已经离场。亚豪机构、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,目前北京、上海和深圳的高端市场消费人群自住需求占大部分,投资客已经大幅减少,深圳市场今年的高端住宅成交买家中自住客更是占比八成。

    投资客流失,需求被提前释放,则未来豪宅去化堪忧。以北京为例,中原地产和亚豪机构均预测,明后年北京单价10万以上的豪宅供应将达4000套左右。如果按照今年的豪宅销售速度来算,这些豪宅项目的消化周期在20年以上。

    另一组数据也显示地王的销售并不乐观。根据亚豪机构的监测,北京过去10年内诞生了20个地王,除去一个退地,在剩余19个地王项目中,有8个项目销售额尚未达到仅计入地价款和财务成本的盈亏平衡点。这8个项目分别是2011年-2014年四年时间内,每一年的单价地王和溢价率地王。这意味着,2011年之后的地王,截至目前,无一解套。

    张大伟进一步表示,如果按照目前的土地价格计算,未来两年内北京房价要上涨120%,市场才能够承托住今年以后新入市的地王项目。

    京城豪宅风险隐现,上海滩豪宅市场也不能旁观。上海中原研报指出,目前沪上别墅类的产品去化周期长达20.5个月,上海楼市已经出现结构性失衡的危险。

    就连一向稳健的广州楼市,也存在着结构性的去化压力。根据合富辉煌的数据,广州目前主要的去库存重点集中在大户型上。该机构数据显示,广州3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去化周期甚至长达56.1个月。

    而在今年的暴涨之后,深圳楼市出现了一个有别于北京、上海的现象,那就是普通住宅和豪宅价格接近,以及市区、郊区价格逐渐被拉平,这进一步导致深圳普通住宅豪宅化。存量房主导市场价格

    如何解决一线城市的供需错配问题?答案可能在存量房市场中,也即大量二手房业主的换房需求,而他们可以置换的前提,是先要把自己手头的房子卖出去。

    “今年北京二手房交易量是一手房的三倍。北京豪宅市场卖得不错,为什么1000万以上的房子卖得这么好,很可能的原因是很多人把旧房子卖了。”任志强推测说。

    在房地产业内,如果一座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交易量,即可以视作这座城市已经进入了存量房时代。按照这个指标划分,四大一线城市均已步入以二手房交易主导的新时期。

    一线城市的土地销售显示,未来新房供应将向中高端转移,并且均价将高于周边项目。主流市场需求,尤其是小户型购房者将进一步向存量市场转移。

    根据中金研究部对6个一、二线城市的调查,只有36%的新房可售资源位于核心地区,而存量市场该比例达到65%。中金的数据显示,中国主要12个中心城市未来存量市场的交易规模在2万亿,其中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约为1.48万亿。

    这在北京表现得更为明显。在六个中心城区(西城、东城、朝阳、海淀、丰台、石景山)仅有约1.6万套新房可供出售,而在链家网站上购房者可找到超过6万套挂牌存量房。

    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10月,上海二手房占全市总交易的65.9%,主力房源总价位在300万至500万元。

    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从2010年起就一直超过一手成交量。今年前10月,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已达到10.5万套,几乎是5.35万套一手住宅成交量的一倍。

    这意味着,二手房的价格是决定一线城市房价的风向标。

    “未来豪宅的去化,可能会大规模来自二手房业主的置换需求,毕竟人们都需要提升居住品质。”北京一位开发商人士说,即原来拥有市区小户型的业主想要换房,卖掉两三套去置换一套千万级豪宅。

    》》》

    另类去库存:长租公寓和众创空间兴起

    本报记者 张晓玲 见习记者 王帆

    当人们提起房地产去库存的时候,首先会想到的是住宅市场。但实际上,商业、工业、集体用地等其他性质的房地产库存问题更严重。

    共享经济的兴起,长租公寓、创客空间、线上短租平台的出现,为这类房地产去库存提供了另一种路径。而这一切背后的逻辑,则是更好地盘活市场存量,利用、改造更多的闲置资源,满足多元化需求。

    出租公寓风靡

    11月22日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》,其中提到,积极发展包括客栈民宿、短租公寓、长租公寓等在内的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。

    这是出租公寓首次被写进国务院的政策文件。

    在“供给侧改革”屡屡被提及之际,面向青年群体租赁需求的长租公寓,成为资本和开发商争相进入的新领域。

    据万科董秘谭华杰介绍,长租公寓的房源,大多来自于工业用地或集体用地,需要批文才能改变物业性质。万科被窝公寓采用的做法是先整体租下一些闲置房源,如农民房、工厂房,然后再改造,做法跟如家酒店类似。

    同样,位于广州海珠区凤凰街道上的YOU+公寓,其前身是高露洁牙膏厂。

    投房研究院关于长租公寓的报告显示,中国存量房近亿套,近25%的空置率产生的房源主要流向租赁市场。大规模的存量房亟待盘活,一线城市仍然有相当多的闲置房源未流入租赁领域;而国内青年租房的市场规模已达到近8000亿元,每年新增的应届生租房规模达600亿元。

    “市场上有很多闲置的存量房没有盘活,供需双方缺乏有效对接。魔方模式能有效盘活闲置物业的运营和利用效率,最大程度上整合社会资源。” 魔方(中国)生活服务集团董事长葛岚指出。

    魔方公寓从2010年成立至今,已经在中国公共租赁领域发展了6年之久,项目遍布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南京、武汉、苏州等全国10个大中型城市。

    资本还在不断涌入这一领域。2014年,YOU+国际青年公寓获得雷军创始的顺为资本领投的一亿元A轮融资;蘑菇公寓、优客逸家、青客公寓、小螺趣租也相继获得资本注入。

    以万科为代表的部分开发商也瞄上了出租公寓这一万亿级的市场。万科位于厦门和广州的小户型出租项目——被窝公寓,已开始陆续推向市场。

    开发商天然地在获取项目、改造运营上面占有优势,到今年底,万科将推出万套长租公寓,成为这一领域的王者。

    “众创空间”崛起

    也是在今年3月,“众创空间”的概念,在国务院《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》中首次被提出。

    存量商业空间由此被发掘。任志强指出,在目前的7亿平方米库存里,有2亿多接近3亿平米是写字楼和商场,这部分库存和每年的消化量之比大概是1:1,另外每年还有3亿多平米写字楼和商场竣工,以这个速度很难消化。

    众创的需求和存量的商业,正在寻找连接的方式。WeWork(联合办公租赁空间运营商)便是万科前副总裁毛大庆的创业方向。在毛大庆看来,做个“二房东”,就是瞄准如何释放空间资产价值,盘活存量商业。

    毛大庆的“优客工场”,通过与拥有存量物业的业主方合作,选择基础设施良好、配套服务健全区域内的存量物业资产,通过合理改造,针对处于技术创新、创业初级或中级阶段的创业者,提供高品质、价格适宜的联合办公空间,为创业者提供从物业办公到管理咨询的硬、软件全方位服务。

    前万科执行副总裁刘爱明在今年创办的中城新产业(深圳)控股公司,则致力于成为一家为中小制造业企业转型服务的产业地产商。

    刘爱明介绍,深圳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多如牛毛,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,中城新产业的核心能力就是进行产业研究,整合技术和资源,帮助其转型。

    刘爱明今年6月创立中城新产业公司,提供的是为制造业转型、工改工、城市更新、未来空间设计提供产业地产服务。

    在毛大庆看来,创客空间的成长性,将会带来比甲级写字楼更高的潜在收益。“按照商业地产的坪效(指每坪的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)思路,创客空间更看重的是流动性。”他说,自己只会跟一批有存量资产的战略伙伴合作,只运营,不持有。

    毛大庆认为,政府应鼓励多种商业业态创新,有效利用社会闲置房产,“政府可以提供场地作为创业者的孵化器,如把提供场地、甚至提供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股权投资形式,然后用这个企业未来的增长来获取回报。”

    由创客空间扩大而成的产业地产、产业园区,则为多个开发商所重视。招商地产有关人士透露,招商在蛇口的南海意库便是改造旧厂房而来,目前不仅作为招商地产总部的办公用地,还用于出租各种办公、消费类商业。招商的这一“意库”模式,被诸多地方政府所看中,意库模式会被复制到其他一些城市,盘活当地荒废的产业园区。

    而开发商主导或参与的创客空间在显著增加,包括万科、星河、SOHO 3Q、瑞安创智天地以及众多小型房企在内,均瞄准了这一市场。

    盘活非住宅存量

    不论是租赁公寓,还是创客空间、产业地产,从需求端看,二者满足的是当下的年轻人、创业者或小微企业群体;而从供给端看,风投、创业者、地产商们所做的事情,是在消化闲置的房地产资源。

   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2015年1-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》显示,10月末,待售的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户面积为1.69亿,同比增幅达25%。

    另据有关部门统计,2015年,全国50个重点城市综合体非住宅总体量已达5.64亿平方米,同2013年相比增长率高达77%。

    工业用地是另一大存量之一。尽管目前并无确切的数据显示各大城市工业用地的总量,但具体到每一个城市,工业用地量均已数十平方公里计。

   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认为,特大城市未来优化存量的方向,主要在于利用率低下的工业用地、其他公用设施用地转性为居住用地。

    在互联网思维的风靡下,新兴需求和大量房地产库存两者的对接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 在刘爱明的规划中,中城新产业会聚焦在城市更新、产业升级、工改工等所带来的房产开发、产业园区管理运营、产业升级孵化基金等的整合机遇。

    从开发商的角度而言,城市里的棚户区、三旧改造,包括旧厂房、旧村、旧区的改造,是其获得项目的主要方式之一。尤其是在尝试了填海造地后,深圳更寄望于通过旧改向“内”要地。

   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,包括万科集团、首开地产、富力地产、阳光城以及中粮地产等都在内部规划获取旧改项目,不少开发商将旧城改造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相关资讯